首页 > 人才工作

凝心聚力“谋新篇” 写好帮扶“大文章” ---玉树州“组团式”帮扶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 2024-06-20 浏览量: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2022年4月,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有关部委启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帮扶中,北京市和省内人才、医疗、教育等资源,源源不断地向玉树州受援地区流动。来自北京市和省内医疗、教育领域的优秀人才相继奔赴玉树州6个重点帮扶市县,聚焦医疗、教育短板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帮扶队员们始终坚持帮当地之需、扶当地之困,帮扶成效显著。

高位推动强部署

         自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玉树州委、州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和推进“组团式”帮扶工作,建机制、强政策、优服务,积极发挥“组团式”帮扶人才优势作用,推动援受双方紧密配合、同频共振,有力提升了帮扶综合效应。一是强化政治站位,先后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州政府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三部委“组团式”支援工作推进会和全省干部人才“组团式”援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等,切实增强做好“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是强化组织领导,牵头建立由州委书记担任组长,组织部长、分管副州长为副组长,州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组团式”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指导,形成“一盘棋”的工作合力。三是强化沟通协调,定期召开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调度会、座谈会,动态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问题。统筹各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和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院一案”“一校一案”,为“组团式”帮扶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医疗援玉惠群众

“玉树州人民医院和6个市县人民医院肩负着玉树人民的健康重任,基础差、底子薄、效益弱,要取得帮扶效果,必须派技术最优、能力最强、作风最硬的医疗人才。”2022年7月,北京市选派25名,青海省卫健委选派41名“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人才,为玉树州各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跨越千里,组团式医疗帮扶队把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管理理念“移栽”到了玉树州。帮扶团队通过“传、帮、带、教”,毫无保留地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室管理等多方面对玉树州各人民医院提供了帮扶。近两年来,各帮扶团队以五个中心建设和专业技术短板弱项为帮扶核心,充分发挥帮扶医疗人才智力作用,帮带本土人才150余名,建立重点、特色科室42个,开展新技术45项,建立完善制度62个,普遍建立了“县—州—北京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基本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诊疗。其中玉树市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北京市医疗技术资源优势,派出24名医护人员前往密云区医院交流学习,同时骨科在医疗专家的帮扶下完成多例手术,部分手术为玉树州首例,弥补多项技术空白;囊谦县人民医院积极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选派13名优秀医疗人才赴北京复兴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并与北京复兴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成功救治囊谦首例白塞氏病合并肠穿孔患者。自“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玉树州各县人民医院业务量逆势突破,群众就医体验明显改善。7个受援人民医院门诊量达和住院量,较同期增长31%,手术量较同期增长41%,诊疗能力明显提升,6个市县人民医院全部提前两年实现“二甲”目标,州人民医院已启动创建“三甲”医院工作。
教育援玉育桃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瓶颈一直是制约推动玉树高质量发展的控制性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因条件艰苦、环境闭塞,玉树州教学质量不佳。阻断落后教育代际传递任重道远,北京市和青海省教育厅充分结合玉树州情,统筹选派27名教师赴玉开展“组团式智援”。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已经开展近两年,“组团式”帮扶的力量正在显现。帮扶团队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当地教师,带动了帮扶学校整体提升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激发了被帮扶学校的内生动力,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兴教。为充分利用“组团式”帮扶优质资源,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培养更多优秀教师,2024年,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首批名师工作室授牌成立,同时援派教师按1:3的帮带比例,共计师带徒89名,开设专题讲座24次,开展示范课108次,听评课864次,开展校际观摩学习2次,开展跟岗学习教师经验分享研讨会3次,教研活动累计辐射432人次。共计选送68名教师赴外省优质高中接受培训或跟岗锻炼,选派47名师生赴京进行研学。其中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帮扶团队根据教师情况帮助教师制定“教学情况五步分析框架”,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寻找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在生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注重特色培养,开展“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生课程,通过艺术和体育的重点培养,取得了新的突破
优化服务提质效
玉树州始终坚持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对帮扶人才做到工作支持、生活关心、管理严格。一是确保任职分工到位。聚焦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大胆放手使用,让“组团式”援青干部人才有具体岗位,确保有职、有权、有责,当“干将”,不当“看客”,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二是坚持服务保障到位。统筹安排好帮扶人员的食宿、办公场所等,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着力营造“家”的感觉。联合州卫生健康委,在玉树州人民医院专门开辟了援青干部人才医疗保障“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免费服务,尽可能解决好帮扶专家的后顾之忧。三是坚持关心关爱到位。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将“组团式”帮扶团队校长、院长、团长纳入联系专家范围,每年固定时间节点开展慰问,送去组织的关心和关怀。州、市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对所属地区受援医院、学校进行调研全覆盖,深入了解掌握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难题,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从过去的“零星选派、单兵作战、输血式”帮扶到现在的“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组团式”帮扶人才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着不变的初心和新的使命。下一步玉树州将继续扎实做好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组团式”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  文章编辑:admin 

上一篇 : 玉树州召开援青干部人才座谈会



网站标识码:6327000002 备案号:青ICP备09001051号-1
版权所有: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联系电话:0976-882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