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手机版
曲麻莱县:奏响集体经济“蝶变曲” 赋能乡村振兴 “嬗变路”来源:玉树党建  发布时间:2023-03-24 18:03:17  编辑:ysdjnet  浏览:988

“乡村富不富,看看集体强不强;乡村美不美,看看集体干没干。”近年来,曲麻莱县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产业驱动、品牌培育、示范推进“四位一体”,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着力增强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切实推动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1679652374868297.jpg

牧旅融合,谱写集体经济“新篇章”。坚持党建统领,大力实施“一红三高”党建示范引领工程,积极探索涉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秉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畜牧产业、生态文旅产业“双轮驱动”,推动“八大工程”建设,整合1.34亿元资金,建设4处千头牦牛、1处千只藏羊良种繁育基地和1处青储饲草加工基地,19座全自动蔬菜大棚拔地而起,3万吨有机肥加工车间落户县城。加大牲畜出栏,开展首届“活畜采购节”“冬肉节”,产品在省州供不应求。坚持“南融北扩、连点成线,生态引领、龙头示范”,发展生态文旅,成功举办“江源玉树·天上曲麻莱·第三届黄河源生态文化旅游” 系列活动,“天上曲麻莱·圣地黄河源”、长江漂流等文旅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2022年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783.7万元,切实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新路子。

1679652396315935.jpg

四力齐发,厚植集体经济“新势能”。全县坚持党建引领、人才蓄力、产业带动、资源盘活“四力”齐发,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筑牢堡垒“聚合力”。通过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一肩挑”人员平均年龄比换届前下降2.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36个,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强队伍“增活力”。按照“223”比例从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和优秀外出务工返乡创业青年等人员中培养村后备干部105人,选优配强领头人才队伍。优化布局“挖潜力”。积极“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股民”的管理模式,倡导牧民群众以劳动力、草地、资金、牛羊等形式入股,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双收益、双增收。摸清底数“添动力”。结合推进三变改革,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场地等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核查清理,通过发包、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合理开发利用,将资源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1679652416136202.jpg

多措并举,实现集体经济“新突破”。五乡一镇党委、政府压实主责主业,围绕“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服务兴村、生态靓村”的总体思路,以“一核两强三化”为重要举措,发挥基层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和考核督导,实现产业规范化、产出品质化、效益最大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持“党建引领、多元驱动、共创共富”理念,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项目”,建立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清单,做到“月调度、季分析”,“挂图作战”确保集体经济质量项目双提升。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抱团经济”,组建乡投公司、打造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库,延伸产业链条、创建区域品牌,实现“三产”融合、开创“三赢”局面。同时,聚焦畜牧养殖、饲草种植、畜产品加工、云上牧场销售和玉珠峰登山小镇、野生动物观光、尕朵觉悟生态体验等重点产业,念好“牧”字经、打响旅游牌,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牧旅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近年来,各乡镇通过调研当地市场需求,打出“一加三”的产业组合拳,代曲村打造了生态畜牧养殖、综合市场和中园加油站等产业群,实现年盈利90万元;布甫、加巧、巴颜3村购置挂式货车,建立物流公司拓展运输业务,年效益均达10万元以上;昂拉村成立户外旅游公司,开发玉珠峰登山旅游项目,年经营收入达百万元。